首页 
  >  资讯中心  >  重点报道
惊艳“芭蕾”展新姿 匠心独运谱华章
来源:水电四局 作者:李 磊 时间:2024-03-29 字体:[ ]

3月26日,水电四局承建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内单体最大、最宽、最重的转体桥——乌鲁木齐绕城高速(西线)工程上跨兰新铁路特大桥成功转体,上演了一场精彩的“空中芭蕾”,一举刷新多个区内之最。

乌鲁木齐绕城高速(西线)是自治区重点公路建设项目,项目建设对于贯彻落实国家战略,完善国家高速公路网和自治区干线公路网,改善乌鲁木齐市交通条件,推进“乌昌”一体化进程,实现乌鲁木齐“东延西进南控北扩”发展战略,构建“十四五”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上跨兰新铁路特大桥转体桥是乌鲁木齐绕城高速(西线)工程的重点控制性工程之一,双向八车道高速公路标准建设,长120米,桥面宽44米,总重量为2.6万吨,刷新了新疆高速公路转体桥最宽、最重施工新纪录,是新疆最大的转体桥。

当日,在多台持续作业千斤顶的牵引下,大桥缓缓“转身”,以每分钟1.23度的速度逆时针转动,成功旋转86度后到达设计位置。

本次转体成功后,将推进乌鲁木齐中心城区由原一小时经济圈向半小时经济圈转变,有效增强乌鲁木齐首府城市辐射作用,缓解中心城区路网交通压力。

勇实奋进、激扬前行。四局建设者先后克服征地拆迁、疫情防控、高温高寒以及大风等不利因素的影响,快速打开施工局面,在“乌鲁木齐都市圈”奋力跑出四局速度,为自治区经济腾飞“铺路搭桥”。

跑步进场,打通“堵塞难点” 

时间拨回到2023年。

由于疫情影响,铁路营业线施工手续办理困难,且10千伏乌昌贯通线和10千伏乌昌自闭线与新建桥梁兰新铁路特大桥存在干扰,输电线路迁改滞后6个月等因素影响,基础施工无法开展,造成转体计划严重滞后。同时,转体桥施工主梁线形控制、技术要求高,施工组织、工艺复杂,安全管理难度大,协调事项多。乌鲁木齐冬季气温寒冷,严寒冰冻天气长,真正有效施工期每年只有7个月时间,工期紧、有效施工期短。

面对如此巨大的施工压力,项目建设团队在施工的关键时期勇担重任,跑步进场,压实责任、科学组织、精心部署,加大施工资源投入,紧锣密鼓展开建设工作,现场施工人员由原来的80人增加到146人,其中模板工由30人增加到60人,钢筋工由30人增加到50人,预应力安装张拉人员由20人增加到36人;木模板增加1500方;钢管支架增加12吨;张拉千斤顶500吨增加2套,350吨增加2套,75吨增加1套,压浆设备增加1套,施工工艺由原来的循环作业变成流水作业。

焊花飞溅,汗水流淌;机械转动,身影忙碌,项目各岗位人员立足一个“抢”字,调整施工作业部署,向过程要时间,向过程要进度,争分夺秒提效率,“撸起袖子加油干,越是艰难越向前。”这样的口号始终响彻在工程建设一线。

至此,乌鲁木齐绕城高速(西线)工程上跨兰新铁路特大桥的建设篇章由此拉开序幕——2023年5月3日,上跨兰新铁路特大桥转体桥下承台完成浇筑,标志着转体桥正式展开施工; 2023年6月22日,上跨兰新铁路特大桥转体桥上承台浇筑完成,为后续转体施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23年9月12日,上跨兰新铁路特大桥转体桥现浇梁A0段完成浇筑,标志着转体桥稳步进入主梁现浇施工阶段;2023年10月30日,随着主桥结构最后一方混凝土浇筑,上跨兰新铁路特大桥转体桥现浇梁段全部完成浇筑,梁主体施工完成;024年3月26日,上跨兰新铁路特大桥逆时针旋转86度,达到设计接收墩位,桥体顺利合拢。

为者常成,行者常至。项目建设管理团队勇扛大国“顶梁柱”的使命与担当,历经300多个日日夜夜,用心灌溉、精心培育,使得项目如同枝繁叶茂般成长,实现了多个从零到一的突破。他们透过一沙一土,将蓝图上的构思逐步化为现实,“铺路搭桥”,助力自治区经济腾飞。

科技创新,锻造“硬核品质”

上跨兰新铁路特大桥不仅是新疆公路在建项目中最大宽体转桥梁,在国内公路桥梁建设中也较为罕见。

为此,项目建设团队开展《兰新铁路转体支座施工关键技术研究》和《大断面跨铁路整幅平转现浇箱梁施工技术研究》,申请一种跨铁路现浇梁施工平衡装置、一种跨铁路现浇梁施工用转动支撑装置等多项实用新型专利,共计11项创优成果。并通过本次高速公路跨铁路处箱型梁的现浇和转体施工,将智能监测、智能控制、智能评估技术与传统转体施工技术相融合,实现桥梁转体施工过程的智能化、自动化,进一步防控施工风险,提高转体施工的安全性,提升转体施工的效率,为今后类似工程建设提供更优、更可靠的工艺措施,保障工期、质量和安全的施工方法,进一步优化施工工艺,控制施工成本,达到方案、工期、效益的最佳结合。

同时,兰新铁路特大桥转体桥具有施工工艺复杂,质量要求高、工程量庞大、邻近营业线施工安全风险高以及工期紧张等特点,经过项目团队综合考虑,对施工工艺进行改进优化,采用满堂支架施工,减少了挂篮和钢模投入,同时也避免挂篮施工留下大量施工预留孔,并将转体梁由原来的7段优化为3段,采用无粘结预应力钢棒,省去压浆的工序,提高转体梁混凝土浇筑质量的整体性,安全风险系数下降至更低,施工操作方便,保障现场各工种流水作业,不因工序而发生部分工种人员窝工现象,节省工期80余天。

科学组织,演绎“空中芭蕾”

在转体桥建设过程中,为把好“质量关”,科学组织施工,项目部严把“材料进场关”“过程管控关”“试验检测关”,同时严格做好“三检”制;坚守质量红线,保障施工安全、制定年度质量培训计划,每月至少进行1次质量培训并定期召开质量专题会议。

同时,根据项目进展,项目部印发“口袋书”,把各项分部工程的技术标准、前后场质量控制、原材料和试验检测规程、施工工艺流程控制等常用技术要点,通过图文形式简明扼要讲解各项施工常用技术要领,使一线技术人员和作业人员熟悉和掌握工序施工工艺和质量卡控要点,帮助现场一线人员完成现场所需的技术信息查询,很好提升现场技术管理,为了确保转体安全及铁路运营安全,项目管理团队进行了多项专项试验,并对施工工艺和操作设备进行了多次论证。3月19日的试转体也为正式转体提供了精确参数。

3月26日,备受瞩目的转体桥开始转动,“乾坤大挪移”“凌波微步”“四两拨千斤”等武侠小说情节,在这里上演。

转体梁以每分钟1.23度的速度逆时针转动。与此同时,在转体过程中,现场技术人员通过BIM智能监测技术实时监控,自动采集和分析桥梁线形、转体速度、空间位置、剩余弧长、转体牵引力、风速风向等关键参数数据,对超限数据进行报警提示,并及时作出现场修正,确保转体过程安全顺利。

历时70分钟,在多连续作业千斤顶的牵引下,长120米、宽44米、重达2.6万吨的上跨兰新铁路特大桥逆时针旋转86度后成功到达设计位置。

现场操作人员感慨道:“我们对自己的转体技术充满信心,但第一次参与这样重量级的桥体,心里还是很紧张。不过,现在心里悬着的石头终于放下了,很激动。”

誓将天堑变通途,匠心逐梦筑精品,项目将保持昂扬斗志,严把质量、安全关,以创建“优质工程” “平安工地”为目标,高质量推进项目建设,确保早日实现主线通车!

【打印】【关闭】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